2012年5月27日星期日




张瑞恬,Chong Swee Tian, T01

Reebok CrossFit Challenge
受众:运动爱好者,家庭
 地点: Jcube公司一楼,客柜台前
目的:透Crossfit运动而宣Reebok的品牌并促购买的欲望
动进行方式:主持人先召集众,然后提出答。由于多公众次活的比了解不多,甚至有些人没有听,所以能引人注意。在主持人访问路人的同,可以看到参者在主持人身后练习,吸引更多人来看。

参与感受:气氛很不好。。。其通常种活在百场举办,气氛应该还满热闹的,但是次的活动还满冷清的。然路的人很多,但是没有很多人愿意停下脚步。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地布置。从由上往下拍中可以看得到,主持人和观众互动的区域是一个在旁边的小开口,舞台前有贩卖商品的摆设挡着,另一边又有货舱,说实在,让人看了挺郁闷的。还有就是,主持人真的没有办法掌握好局面和气氛,所以一开始的气氛非常的尴尬。可能是因为离主持人很近,所以一些公众在主持人提问是表现得很害羞。问题也都还满困难的,我自己也因为不想丢人现眼,所以在主持人提问时,走到离活动场地很远的地方默默观察。

活动有达到目的。虽然说聚集的人潮不多,但是从楼上经过,看到的人还是很多的。还是有宣传到品牌。

如果把舞台方向转180度面向外面的话,我认为效果会更好。

2012年5月25日星期五

五月天摇滚十年海报展


王歆惠, Ong Xin Hui, T03


五月天摇滚十年海报展



新加坡街 - 背后故事 (陈慧洁 Tan Huijie T03)

新加坡街 - 背后故事





新加坡,她路的名称,街的名称,方便地帮助我要去的地方。如果路没有名称,街无名字,我想要到达那个地方就很,因们连那里的名字都不知道。‘新加坡街-背后的故事’展览让多了解新加坡街,也有趣的了解新加坡的史,政治,文化,社会学,地理,, 迁移模式和我们的人民。很多人都知道新加坡街的名字,不过不知到它们的来源,为什么会在这个地方取这个名字呢?

新加坡-背后的故事所要吸引的观众其实是所有的新加坡人和那些外国人想要多了解新加坡。这个展览的目的是想
要让人们知道新加坡的来源,让现代的年轻人多了解新加坡,比如以前的新加坡没有像现在一样,有好房子,组屋区,而是用竹子建出来的房子。如果新加坡人不了解新加坡的历史,那不是很丢脸马?

当我参与这个活动时,我觉得我好像真的在很多新加坡街,因为它们布置的很完美,而且读完一个街的历史后,我就马上点头,明白这条街的历史而为何这条街会有这个名字。而且,它们也有提供参考书,好让我们能更深一层了解新加坡。

但是,它们并没有达到目的,因为没有很多人知道有这‘新加坡-背后的故事’的展览。当天我去参观时,人不多,只有一两个人而已,一点都不热闹。我认为它们宣传不够,因为这个展览时在国家图书馆举行(National Library),因此他们只贴海报在图书馆附近,和在他们的网络宣传而已,因此知道这个展览的人不多。

我觉得他们应该放海报在各个地方,可以的话,做一个广告,从电视宣传,效果可能会比较好。如果宣传很弱的话,他们举行这展览的目的也就没用了。





Chen Huiting

我在假期时打了一分假期工,那就是带中小学生出校外郊游。而这一天我们去的是牛车水。



一日游是由专业的导游带领的,走遍整个牛车水,而我负责的部分就是确保学生们 的安全。由于这是一个无线的行程,同学们被分配为四人一组,各组将会使用ipad来增加一日游的趣味性,也同时让学生们对于牛车水有更深刻的印象。

活动的对象就是小学生和中学生,让他们能亲眼体会课本里所学不到的东西,并且对于身为华人的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背景和文化。通过导游的讲解,了解了我们的祖先是如何从中国离乡背井来到新加坡,他们最早的居住的地区,和祭拜的神明等。比如说,从中国移民到新加坡的祖先,三个人里就有两个会因为种种的原因丧失生命。而能够到大新加坡的人民就会到妈祖庙去祈祷,感谢妈祖保佑他们平安到达新加坡。

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不只能让年轻的下一代能够了解自己的根,也能让我学到了小时候所遗忘的知识。小学和中学都有参加一日游,但是由于年级还小,并没能真正享受整个过程或学到太多的知识。



白佳莹 Bai Jia Ying TO2




这项活动的名称是《新加坡杂志促销》。活动是由《新传媒》主办的。活动现场张贴海报和摆设品表明了活动的主办商和宣传的产品。活动的地点是在蔡厝港地铁站外的场地上,在蔡厝港购物中心《第一广》的门外。活动上公众可以以优惠价向工作人员订阅心意的杂志。这么一来不只读者获益,主办商也提高了销售量和知名度。这项活动吸引的对象是至少1835岁的公众。喜欢购买和阅读本地周刊的公众都是活动的目标受众。而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推广新加坡的杂志如i周刊和8Days









我认为活动必然达到了它的目的。活动推销的产品i周刊和8Days都是全国销售第一的杂志说明公众对于这些产品很熟悉。而这个活动展只要有i周刊和8Days 的标志就能达到促销和推广的目的。


活动的地点是人来人往的地方起到了吸引公众的作用。但其实活动的场地有许多的空间,而活动所占据的面积只有一部分而已。所以我认为活动展可以扩大面积,提高吸引力也能接触到比较多的公众。相信我去拍摄当天是活动的最后一天,但是活动展的人却寥寥无几。活动现场我只看到了摆设品,海报和工作人员,其他宣传活动的工具一个也没有。因此我觉得活动可以播放音乐来吸引注意,此外也能在海报上表明活动将在何时结束让公众掌握活动的资讯。

谢谢大家


现在已经超过中午12点。
已经完成并上载活动观后感的同学们,谢谢你们准时完成作业。
公平起见,在这篇post之后上载的所有活动观后感,都算是late submission,必须扣0.5分。
此外,每迟交1天,我会再扣0.5分。

杜蕙珊 Queenie Toh, T03 Adam Park - The Last Battle

亚当园-最后一场战争











 活动简介:
   70年前的2月12日至15日是英国军队为新加坡在亚当园打的最后一场战争。这个在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从2月8日直到6月24日所举办的展览是为了纪念二战系列活动。展览展示从公园挖掘出一些属于二战时期的文物、同时展出前战俘威廉·赫斯沃夫(William Hexworth)在日战时期被囚禁于樟宜监狱和森路营(Sime Road Camp )的44个月里,创作的300幅画作。就算处境有多困难,他还是不顾一切地计划战争策略。


活动所吸引的观众/对象:
活动所吸引到的对象有学校历史老师、或对新加坡历史有兴趣的学者。历史老师们都会带小学或中学生来参观,做为学习过程。年龄不是一个问题,年幼至年老的人都能参加这个展览。只要他们对历史有趣,或想多点学习吸收更多知识就会对活动有关注。


活动目的:
   展览是为了纪念这些令人敬佩的英国军队为新加坡在亚当园打仗时伟大的牺牲。通过展览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大战的过程,军人的日常生活等。展览也想让更多有多点历史的知识。


 参与感受:
   这个展览让我看到战争时的日子,是一个恐怖的过程、一种可怕的煎熬。我非常敬佩他们的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打仗不能大意,每一个决定都牵涉到军队的安危。日军当时威力非常强、人数也超越英国军队。可是,英国并没气馁。在战争环境需要很高的意志力。他们细心策略战争过程,一心一意想把这场战打完。这一种精神让我感到心酸。这些军人离开祖国而来到了新加坡打仗,一定非常想念家人。不管有多苦,这些军人所为我国牺牲的一切是值得我们的敬佩。虽然只是短暂的四天的过程,日子看起来非常辛苦。

 活动是否达到目的:
活动达到了目的。吸引到很多对新加坡历史与战争有兴趣的学者。我个人对新加坡往日的战争非常有兴趣。我相信很多参观者都和我一样,来到展览参观与吸收新知识。


杨琇涵 Ewe Siew Han T02


新加坡艺术节“节日村庄”Tangle

已经步入第35个年头的新加坡艺术节是今年最大型的表演艺术活动。位于滨海公园的“节日村庄”(Festival Village) 是今年新加坡艺术节的重点活动,而在节日村庄里有特别为了孩童设的“儿童艺术村”。里头有各种不同能让孩童参与的活动,除了享受乐趣之余也能以好玩的方式沉浸在充满艺术的氛围里。






儿童艺术村的其中一个重点活动就是Tangle,也是我所参与的活动。Tangle是由澳洲的国际知名创作者Polyglot Theatre所设计的,专门为12岁以下的儿童创造互动和体验式剧场。Tangle 是从518日开放到62日,分为三个时段,下午4点、傍晚5点、傍晚6点半,而每个时段都可以让孩子在里头40分钟。






Tangle 顾名思义就是要在缠绕着你的绳子中想办法逃脱出来。一开始,每一个小孩子都会有一球绳子,他们便要在一个柱子上系一个结然后带到其中一个柱子环绕着。这样的程序持续着,因为每一个孩子都可以不规律的环绕自己的绳子,所以到最后大家都会被凌乱的绳子困住而这时就要想办法逃脱出来。




这个活动所要吸引的对象是12岁以下的孩童和他们的家长一同参与,他们也欢迎婴儿与他们的父母一起来同乐,因为有一个特别为婴儿设计的迷你版Tangle叫做“Baby Tangle”。




Tangle 的目的就是要让孩子们可以通过轻松的游戏来了解艺术,创作者希望通过孩子们的触摸和玩耍之余来绘制出他们对艺术的好奇心和改造空间。由于家长也可以一同与孩子参与,创造者也希望通过这个游戏不只能让他们接触艺术也能够促进孩子和家长们的亲子关系,一同在一条条绳子里头摸索出来。




因为他们只让12岁以下的孩童和他们的家长参与,所以我不能完全感受这个活动带个参与者的感受。不过在一旁看着他们玩,我可以感受到他们其实很享受这个过程。虽然刚开始对于陌生的环境不知到该如何开始但过后慢慢进入状况时,便可以看到他们疑惑的表情消失而引来的是满脸的笑容。我认为每当他们成功把绳子环绕着一个柱子时,他们都会觉得很开心加上家长在一旁的引导更可以让他们成功的从绳子中逃脱。

这个活动确实达到了目的因为孩子们不但玩得很开心也在里头学到了发挥想象这门艺术,而他们与父母之间的互动也确实促进了亲子关系。

基本上,活动办得非常成功,并没有任何需要改善的地方。

Chen Shiyin Shirley 陈诗吟 T01



活动名称
旗遇-新加坡女性和旗袍百年摩登世纪

活动简介
这是一个旗袍展览,展示了百年来各种不同风格、剪裁的旗袍,和她背后的每一个故事。

活动所吸引的观众/对象
“旗遇”吸引了许多旗袍热爱者来欣赏这些许多收藏家所捐赠的旗袍,也让许多对旗袍不了解的公众可以在此和各个年代的旗袍“旗遇”。



活动的目的
这项活动是为了展现从20年代开始,新加坡女人和旗袍的浓厚情感。旗袍从20年代开始成了一种摩登的服饰。跟着时代的变迁,旗袍也变成了高贵、气质、地位的象征。“旗遇”让新加坡人更了解自己的历史,从一件件旗袍看见过去新加坡女人的高贵气质。

参与感受
一进到活动场地便是暗红色的“旗遇”标志。暗红色是一种神秘、庄严的颜色。这就像是一种在探索历史的感觉。整个场地是昏暗的,只有聚光灯下的旗袍最夺目。没错,她们是这个展览的主角。从20年代张爱玲时期的旗袍,到近于现代李光耀太太身着的旗袍,各种不一样的风格呈现在眼前,就像是走过一遍新加坡的历史。

活动是否达到目的
这项活动的呈现方式我非常喜欢。虽然只是简单的呈现出旗袍作品,但是这样的简单其实更突出了旗袍的庄严。我非常喜欢旗袍,对旗袍也略有研究,能看见许多没见过的作品实在难得。和我同行的朋友对旗袍并不是很了解,这个活动让他知道旗袍不只是裙摆开衩开的很高的衣服,其中还有许多故事。有机会“旗遇”旗袍,对我和他来说是个非常难得的机会。所以,不管喜不喜欢旗袍,这个活动都让参观者更了解旗袍和她的故事,也算是达到目的了。

活动需要改善的地方
这个活动可以让小朋友也参与,因为小朋友可能更需要这样历史文化的熏陶。希望以后举办这样的活动的时候,可以有专门带领小朋友参观的导游。

何宛庭 Ho WanTing Bernice T03


活动名称:Starhub & Blackberry presents: The Youtube Stars Concert.

活动简介:新加坡第一次举办的Youtube Stars Concert顾名思义就是邀请了许多因新媒体而产生的Youtube音乐家,齐聚一堂一起表演。这场演唱会就邀请了David Choi, Jason Chen, Joeseph Vincent, Tiffany Alvord, Ana Free, 还发掘了本地的Clo

活动所吸引的观众/对象支持这些人的粉丝(特别是首次抵新表演的艺人),喜欢看Youtube的人。

活动目的多了解本地的Youtube Community,以及有意测试这种Youtube Stars Concert 是否会在未来受到这些粉丝的欢迎。发掘另一个本地youtube star



小型的舞台,拥挤的人海
这个演唱会的记忆,我应该是会永远保留着吧。其实,当初决定要去也只是冲着David Choi,但是没想到,参加这场演唱会的人,真是让我很佩服。演唱会最大的卖点就是他们都是通过Youtube诞生的艺人,所以实力都大多都是受肯定的。虽然说本地的Clo名气不如Tiffany等人,他的表演一点都不逊色,还令我感到骄傲。Ana Free虽然在新加坡知名度不高,但随着乐团表演,整个明星的风范可是不输Katy Perry。以粉丝来说,能够看到视频里的人,立体地在你面前唱,是有够爽的!最后,全部的歌手还一起大合唱,可以说是难得一见的奇迹~

David Choi~
超级有魅力的Ana Free


为了凸显他们的歌声,音效都做的很不错,几乎都没出差错。每一个艺人换场的时间也很迅速;在准备器材时,荧幕都会播放介绍一人的片段,以免冷场,值得赞赏。但是可改进的地方就如观众排队的地方。因为排队时挡着公众的去路,变得很不方便。
除此,危机处理也不够完善。站在我旁边的观众,突然晕倒,都没有及时帮忙或解决,显得不专业。此外,我明白会场会售卖饮料但有必要叫我倒掉整瓶水吗?!瓶子还是我自己的啊。。。

排队的状况
那个angmoh其实是公众 -.-

总结,活动又达到目的,它成功的让我认识本地的youtube star而进而去了解他多一点因为他们成功地吸引了很多支持者,还证明了活动的价值,因此,主办商已决定把它变为每年都有的活动!

大合唱呜~~


王秋雯 Valerie Ong Qiu Wen, T03



















‘Singapore Arts Festival, The Young Ones Performance Showcase.’

‘Talking to Animals’ 是由Kids Gallery Musical Theatre Singapore 举办的活个活是由小朋友所演出的。‘Talking to Animals’ 所叙述的是一个医生成兽医程,也明了他如何学物沟通。小朋友以叙故事的方式,以及唱歌跳舞来呈现这个精彩又有趣的表演。

主要针对象是想要欣赏艺术的广众、孩童的父母、以及孩童们。它会吸引到这个族群的原因在于这个活动的主办目的是为了扩大艺术发展在新加坡的一席之地,加上这个活动是小孩子们所演出的,所以爸爸妈妈们比较可能会带孩子们下去看看这个活动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拉近小孩子们和父母之间的距离。

在参与个活动的过程中,我感到非常地幸运。看到小朋友的演出时,我得又欣慰又感然演出并不十全十美,但我认为通过了这场演出,许多观众都和我一样重新一些”童真”再次入我的世界。这也何不是件好事?

我个人觉得小朋友们的演出有达到了这场演出的目的。这是因为活动目的就是为了拉近亲子关系,而通过这个大人和小孩都可以参加的活动,这个目的就达到了。

我觉得活动需要改善之处包括了活动的地点。活动是在 Esplanade Park 举办的, 可是对于像我一样比较少去那个地区的人根本就不会知道 Esplanade Park 到底在哪里。我为了要准时到现场观看表演,还用到了Google MapMRT的地图、甚至还得问人才能到达我们的目的地。我觉得他们应该把这个活动安排在一个更多人知道的地方,这样的话他们才能更广也更容易的推销这个活动。

地点的另一个问题在于它是在户外的。主办单位为了这个活动在 Esplanade Park 设立了很多可以吸引观众的摊位。那是件好事。但,如果下雨的话,他们一切的努力都会前功尽弃,因为很多人都会急着找地方避雨。我认为主办单可以设立一个通往 Esplanade Park 附近的桥的道路,而这个道路可以有遮雨的功能。

另一个问题是对于活动手册的发布。虽说活动的主办单位有在现场把手册交给公众,可是我认为他们应该提早在不同的地方就发布这个手册。这是因为就像我提供的其中一张照片所说的,在穿着方面, 只要舒服就好,可是我以为它是个盛大的活动,所以穿了高跟鞋。事实上,如果我提早得到这个手册,又或者主办单位有更活跃的推广这个活动的话,我们就能更早的得到更多消息。